探寻谷歌意义的创意精英——访纳微科技江必旺博

2016-06-22
原创 2016-06-02 张韧 生物咖啡茶
      阴雨霏霏的姑苏城外,朋友驾车送我去实现一次久违的访问。

      这是一片新兴的科技园区。跟随导航,我们来到目的地附近,远远地看见被树丛环绕的两个崭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吧。


      也许是因为园区的路标还没有健全,也许是因为我们过于心急,竟然没有找到穿越树丛的路口,不得不绕着这一大片园林又兜了一圈,才得以到达建筑园区的入口。

      大门口没有标示标牌,通过向门卫询问,确认了这就是我要到访的目的地:纳微科技。

      通过在大门口登记、前台登记,我得以戴上访客胸牌,进入会议室。

      值得一提的是,前台小姐在引领我走向会议室的路上,特意指点给我洗手间的位置,这让我一下子领略到她的专业素养和公司管理的人性化。

      很快,我要拜访的对象、纳微科技的创始人和掌门人江必旺博士和他的副手林副总出现在会议室。


      我与江博士在7年前曾经有过项目合作,我们通过邮件和电话联系,但是从未谋过面。江博士与我年龄相仿,个头不高,略显消瘦,但表情和目光带着一股坚毅和执着。

      因为算是熟人,我们见面没有寒暄,江博士直接给我介绍了纳微科技最新的技术、产品以及这些产品与跨国公司产品的比较。

      生物制药一般分为上游发酵/合成与下游分离纯化两部分工艺技术,纳微科技的微球是下游工艺中所必须使用的填料。

      江博士的介绍深深打动了并不了解下游技术的我。层析介质或色谱填料微球是生物制药下游分离纯化最关键的材料,通常也是生物制药生产成本最大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生物制药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由于层析介质制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际上一直只为极少数公司所垄断。

      纳微科技打破了这种垄断,而且他们开发生产的微球硅胶填料粒径均一,在世界范围处于绝对领先水平。据江博士介绍,微球粒径和孔径结构的性能直接影响下游层析的效果,而这些卓越的技术是江博士他们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坚守才得以获得成功的。

      纳微科技开发的微球填料产品的粒径均一性和形态完整性均已超过国际知名品牌产品,让我叹为观止。在突破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技术难题而且成功地产业化,成为全球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引领者之后,纳微科技又成功地开发集生物,化学,材料技术于一体的Protein A 亲合层析介质,在载量,耐碱性,化学稳定性能及耐压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我与江博士除了年龄相近以外,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例如我们都是自筹不多的资金开始创业,我们都不是生物制药专业出身,我们都推崇依靠技术创新带动生物制药技术发展,从而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我们的区别是,我与多数企业一样,通过开拓市场获得资金积累后再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研发;而江博士则是以技术起步,以不断研发出来的新技术逐步开拓了市场。

      这让我想到谷歌赖以成功的创意精英文化。

      按照《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这本书的介绍,谷歌标准的创意精英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使用专业工具,还需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他们有分析头脑、商业头脑、竞争头脑、用户头脑。他们对自己的兴趣并非浅尝辄止,而是近乎痴迷。

       江博士这位从美国归来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家,跨学科跨领域在生物制药技术十年如一日的执著追求,不正是近乎痴迷吗?

      谷歌的成功是他们信奉的策略所决定的:依赖技术洞见,而非市场调查。最优秀的产品是依靠技术因素而非商业因素赢得成功的。

       现在,纳微科技已经把层析填料最好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开发成功了,但对于创意精英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创意精英经常会将前沿技术、商业头脑以及奇思妙想结合在一起。因此纳微科技还需要继续执著地把这些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植入到用户的研发和生产中得以应用,为生物制药提供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在纳微科技新建的科研大楼里,江博士带我参观了他们的工艺开发实验室,有技术人员正在为客户进行下游工艺开发。也就是说,纳微科技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

      我们讨论起纳微科技的填料在生物制药行业新的应用前景,聚焦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人用生物药,包括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类药物、疫苗等生物药品的分离纯化。这个领域一直被跨国公司产品垄断,成本高居不下。纳微科技的产品虽然性能高,价格低,但是对于已经投产的生物制药用户来说,变更工艺主要耗材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经验告诉我,用户替换原辅料和耗材需要做大量工作,试验、摸索适应甚至调整工艺参数、放大、验证、供应商审计、采购流程可能的调整、药监部门备案等等。不仅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还可能占用用户的生产和质检资源,何况既有的系统在各方面都已经运行稳定,任何改动都可能带来风险。所以一般情况下用户对供应商替换比较消极,不愿投入这些资源,更不愿冒额外的风险,除非新产品有很大的优势,能够解决用户现存的一些问题。在生物制药这样的科技行业里,同类产品如果仅仅是低价格是不能成为竞争优势的。

      完全替换进口产品仅仅是一个开始,按照创意精英的思维模式,纳微科技还需要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帮助用户在分离纯化工艺的纯度、成本、得率、最终质量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提升。把纳微科技优势的技术转化为用户的优势,这对于江博士和他的技术团队又是一个挑战。当然,对于创意精英来说,这是必备的执著。

       第二方面,抗生素、多肽、天然产物产业下游纯化工艺升级,提高纯度,从源头提高抗生素、多肽、天然产物产品的质量和回收率,进而提高药品制剂的质量。同时,工艺升级可以降低污染排放,缩小设备和厂房占地面积,降低用户综合运营成本。我觉得,其更深远的意义是新技术的应用将加速淘汰这些行业的落后产能。坐吃资源、破坏环境、质次价低的粗犷经济发展方式行将就木。

      第三方面,帮助动物疫苗实现低成本高收率的分离纯化工艺。现在国内动物疫苗还没有纯化要求,相应疫苗不良反应较大。纳微科技可以利用自身技术和成本优势,帮助动物疫苗企业开发低成本的下游工艺,既能满足动物疫苗产量大、价格较低的特点需求,也能实现纯化工艺从无到有的质变。
      这对纳微科技也是一个挑战,除了针对性开发产品和技术之外,还必须了解用户、走进用户,技术团队与动物疫苗企业合作开发下游工艺。过去几年,在动物疫苗上游工艺开发和升级方面已经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些成功对于下游工艺升级也是一个榜样、一种动力。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动物疫苗企业愿意率先吃螃蟹,工艺升级带动产品升级,就像当年金宇集团一样,先创新,先受益。

      我们还谈到纳微科技参与研发中的生物制药项目,为用户提供下游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支持,这是有利于合作双方的长久大计,在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行的情况下,这种合作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对于纳微科技来说,这就像长期投资,需要技术人才,技术能力,还需要有资金能力。不过,对于能够10余年不懈努力开发技术的江博士和他的创意精英团队来说,这也许更得其所。从我身处的这片投资超过一亿元的新建研发中心、生产厂房可以看出,纳微科技不仅具有硬实力,而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中介绍谷歌的发展立足技术创新的时候写道:随便选一款新颖而强大的谷歌产品,你都会在产品背后发现至少一项重要的技术洞见,也就是那种可以在科技杂志上占一席之地版面的突破性洞见。我觉得这对于矢志不移发展的生物制药企业和生命科学技术企业同样适用,而纳微科技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

      随着纳微科技领先技术的问世,已经不断有跨国公司关注和寻求合作。对此我深有感慨。我们有不少自主开发的国际领先技术,在国内被用户认可似乎很困难,反而是国外的跨国公司嗅觉灵敏,往往捷足先登地获取。结果造成中国自主创新没有能够为中国的技术发展做更多更好的贡献。这是值得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好好思考的问题。

      访问在细雨中结束。当我离开纳微科技的时候,我的思绪又回到动物疫苗。八年前,我们开发的悬浮培养技术产业化成功,带动了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上游技术升级。而今纳微科技的技术使我相信,我国动物疫苗实现分离纯化的升级的时代即将来到,那将是我们动物疫苗技术和产品跻身世界领先水平的时刻。(2016年5月30日)